馬太福音一章|從名字到召命:當恩典寫進人名單
「亞伯拉罕生以撒,以撒生雅各⋯⋯雅各生約瑟,就是馬利亞的丈夫,那稱為基督的耶穌,是從馬利亞所生的。」(太1:2, 16)
一、引言|你願意被寫進哪一份名單?
我們活在一個愛分級的世界。
那些被推崇的,是成功的、能說會道的、背景亮眼的;
那些被邊緣的,往往是不體面的、做得不夠好的、說錯話的、來遲一步的,甚至只是,那些沉默的人。
久而久之,連我們自己也開始相信:「神用的,是別人,不是我。」
但馬太福音的開場,就是這樣一份名字清單——族譜。
不是為了證明耶穌的祖先有多完美,而是展示:神的恩典如何穿過人類歷史的故事,寫下一份讓破碎者也能站立的名單。
二、這不只是血統,是召命的編年史
馬太將耶穌的家譜分成三個十四代,帶出神計劃的秩序與應許的成全。但細讀之下,這份名單充滿人性的故事轉折:
1. 神揀選的方式:越破碎,越顯恩典
這份族譜出現了五位女人的名字,在當時極為罕見。
更特別的是,她們的故事都不完美:
-
他瑪:用計懷孕,被文化邊緣(創38)
-
喇合:異邦妓女,卻成為信心見證(書2)
-
路得:摩押女子,被律法排拒,卻成為大衛的先祖(得1)
-
拔示巴:與大衛的故事染上權力與罪的陰影(撒下11)
-
馬利亞:未婚懷孕,遭人誤解,卻懷胎救主
神並沒有刻意掩蓋這些破口,反而讓它們成為恩典舞台的布景。
神不是因我們「好」,才願意使用,而是樂意在「不完美中」,讓祂的愛顯得更真實。
2. 約瑟的召命:在沉默與順服中完成角色
約瑟不是耶穌的生父,卻在這份名單中成為關鍵人物。
他沒有說話的記載,卻有行動的回應——他順服了夢中的啟示,迎娶了懷孕的馬利亞,為耶穌取名,成為救主進入世界。
他代表那些不被看見的人,卻用一生寫下了「順服的召命」。
三、你的名字在誰的名單裡?
今天,我們也許仍在問:「我配嗎?」
我的過去是否太混亂,我的能力是否太小,我的身份是否太邊緣?
但神的家譜提醒我們:
-
被人忽略的,神卻紀念。
-
被標籤的,神卻接納。
-
被人放棄的,神卻親自呼召。
我們不是因配得而被選入名單,而是因神的應許、基督的救恩與我們的回應,成為這段救贖歷史的其中一筆。
四、即使不是首選,我仍願獻上最好
我記得,信主約五年的時候,參加了非洲佈道家布永康在香港舉行的列火特會,負責場內維持秩序的義工。當他分享與神相遇的經歷時,我至今仍記得那句話,它深深地刻在我心裡:
「神對我說,我不是祂的第一選擇,也不是第二位。我是第三位,因為前兩位都沒有回應祂。但我對神說,即使我不是祢的首選,我也願意把我的最好獻給祢。」
那時的我仍深受情緒困擾,害怕在人前發言,更遑論站上講台。但我心裡學習布永康,默默跟神說:
「主啊,如果祢願意使用我、改變我,哪怕我只是第幾個候選人,我也願把我的全人全心,獻上給祢。」
那一年,是2009年,沒有掌聲,也沒有人記得那個守秩序的義工。但我知道,神記得。
五、讓你的故事,與恩典接軌
當我們翻開馬太福音,不只是讀一個古老的名單,而是聽見一個邀請:
你願意讓神,把你的故事,也寫進祂的族譜裡嗎?
不是光鮮亮麗的版本,也不是別人眼中值得紀念的成就,
而是你願意在軟弱中依靠、在困難中順服、在沉默中信靠的生命。
因為神最深記念的,不是我們的風光,而是我們對祂的信靠。
禱告引導|主啊,請記念我這名字
主啊,
在這世界眼中,我的名字可能平凡、沉默、無人記得,
但我知道,在祢眼中,每一個願意回應祢的生命,
都是祢故事中的珍貴篇章。
讓我今天不被過去定義,
不因自己的不配而退縮,
而是願意,單單走進祢的計劃裡,
成為祢國度中那一筆微小、卻願回應的名字。
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。
Antony傳道
#盼望之後也能繼續寫一些釋經的牧養文章,牧養群羊。
願主使用、記念。
最近小組都 一同閱讀分享楊錫鏘牧師一書的「召命」,看完你這篇訊息分享, 有很大的反思和鼓勵
回覆刪除謝謝回應,你的分享也是我的鼓勵☺️
刪除感謝神藉著你來提醒我們:
回覆刪除1. 神揀選的方式是越破碎,越顯恩典!
2. 神不是因我們「好」,才願意使用,而是樂意在「不完美中」,讓祂的愛顯得更真實。
3. 我們不是因配得而被選入名單,而是因神的應許、基督的救恩與我們的回應,成為這段救贖歷史的其中一筆。
我也不讓過去定義自己,
不因自己的不配而退縮,
我也願意憑神的恩典走進神的計劃裡!
感謝你的牧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