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兒一歲了,期間與太太經歷懷孕、生產、養育、教導的學習。
對於第一次當爸爸,想了很多,做了的也不少。
為人父,是第一次;當兒子,卻是三十多年了。
成長時歷經掙扎階段,思想生處當代的各種問題,隨著對這世界的認知漸深,相信已非吳下亞蒙了。
你若問我,可擔心女兒成長?
其實作父母,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是真的。
對教養完全沒有想法,也是騙人的。
經過一年的恩典之旅,我和予娘也明白,甚麼是對李家、對思予最重要的,成了我們「亞李一家」的vol.1.0版本。
你若問我:
可會擔心思予未能贏在起跑線?
我會:選擇教導她學習面對跌倒、失敗。
我相信:只有能擁抱失敗的孩子,才會有勇氣面對將來。
我較關注:香港能否實現真正普選。
在一個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,在那條跑道是輸是贏,其實沒甚麼緊要,因為遊戲規則由不得你我決定。
我幻想:香港社會轉化金錢掛帥的目光,重視文化、生活、健康質素這些理想中國際大都會的重要價值。
可會擔心思予未能入讀名校?
我會:選擇教導她學習的真諦。
我相信:若我能教會她享受吸收知識的過程,找到自己所好,建立人生使命價值、獨特個性、討神喜悅的才情品德,明白學習不是為了與人爭競、取悅父母、老師、求分數……為學,為人也。在那裡讀書,不會是最重要。
我較關注:香港的教育制度能否走上正軌。
一個朝令夕改,政策不長的填鴨式教育制度下,如何教導學生成材,眼觀世界?
(政府高官子女選擇外國/國際學校升學,可憐我們一班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子女,成了實驗的白老鼠)
我幻想:大中華區的學校重建孔孟儒家禮教,從五零年代的 斷流復歸正軌,學習民國時代的優秀國學教材,傳承中國文化,從小建立孝親、敬師、守禮的美德。重建古中國人情品格、有教無類的偉大特色。
可會擔心思予參加不足各式校外課程?
我會:選擇先幫助她養成善於與人、與神相交的習慣。並親自陪伴她學習成長。
我相信:只有擁有真正朋友,才能伴她在人生路上走得遠一點,快樂一點;只有與神相伴,才能讓她走著人生當行的路,一生有著把握,安穩一點。相對將女兒的成長假手於人,我們寧可享受陪她成長的過程,一起遊戲、一起學習、一起碰壁。我相信,明辨是非、自我建立,比學習技能、外語重要。
我較關注:中國是否走上環保正路,一個鄰近地區備受污染的城市(未計核電廠的危機),身處受影響區域當中,就算三頭六臂,也實在無可奈何。
我幻想:地球村中,法律、政府能保障國民的人生安全,各人能真切尊重他人的各種自由,包容實踐不同風俗、人文精神神。
可會擔心思予的未來發展?
我會:指導培育她自理、自信、自足的內涵。
我相信:一個沒有靈魂的生命,縱立身於世,也似乎是索然無味的。相反,若她了解自己內心的需要,上帝所給她的人生使命,她定能有力走得更遠!
我較關注:中國將來能否順利過渡民主轉型(現時像是台灣七十年代的版本,民心思變,始終罩不住的),重回中國文化/民主自由的正軌(按余英時博士的看法)。畢竟沒有根/沒有民主的一代,前路一片茫茫。
我幻想:中國文化能在不久將來復興,女兒真正以自己身為中國人為榮。
我不得不承認,我較憂心祖國,多於女兒是否成龍成鳯。若以上一切的關注在未來的幾十年也沒有改變,那我便相對要擔心,我女兒將來能否成功逃離香港居住了。
一切一切,也是爸爸腦中的藍圖願景,至於將來面對一切壓力轉變,將會化作李家的多個更新版本,始終靠著那最清楚我們的 上主預備安排了。
四百萬?相對不在擔心範圍了。
經歷過恩典的人,便會知道上主的手有多大,祂的愛有多麼長濶高深。
人生路途,真正抓得住多少?
到蓋棺一刻,就算伸出雙手,似乎也未能帶走一片塵土。
作為客旅,努力追、趕、跑、跳、碰,於我生命何益?
當時間的手一揮,只有與妳的每一個成長片段,會留在父母心中。
亞李爸爸
沒有留言 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