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1月24日星期五

從跨越苦難到負傷的治療者:在傷口中找到力量

讚好次數:0


在我的信仰旅程中,溫偉耀博士的錄音系列「跨越苦難01-03」深深地影響了我。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引子,真摯地分享他如何在苦難中經歷掙扎、懷疑,甚至感到無助,但也正是在這些時刻,他看見了上帝在生命中的同在與引領。他的敘述並不華麗,但卻充滿力量,因為它道出了我們每個人在面對苦難時的真實感受。

溫偉耀博士的經歷,像現代約伯一般。他坦然面對自己的苦難,開始一段信仰的尋問之旅。他問:何必偏偏選中我?這樣的提問並非出於對信仰的否定,而是選擇真誠地面對自身的掙扎與不安。這些問題帶領他進入更深層的反思,也讓他在痛苦中深刻地體會到上帝的臨在與恩典。

苦難中的人性掙扎

苦難是一面鏡子,映射出我們生命中最真實的部分。當人生遭遇挑戰時,我們的第一反應常是尋求控制感,避免進一步的失落。然而,真正的信仰並不在於逃避苦難,而是在其中尋找上帝的心意,並接受上帝在我們軟弱中的介入。

能夠承載自己的苦難與情感,原來是承載別人苦難的前提。許多牧者或輔導員試圖快速解決問題,卻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。這種對情緒的忽視,讓信仰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次,錯失了更深層的屬靈關係。

盧雲在《負傷的治療者》中強調,牧者的傷口不是羞恥,而是恩典的記號。他指出,情緒是一扇通向內心真實的門,透過它我們看見自己的恐懼、渴望與不安。而上帝的同在,往往就在這些深處被最深刻地體驗到。

如果我們拒絕面對情緒,信仰可能淪為一種工具,只是用來逃避痛苦。但這樣的信仰是脆弱的,因為它並未觸及人性最深的需求:與神和好的渴望,也未能真正觸碰他人的心靈。

從痛苦到重生

當我們放下對苦難的固有成見,試著用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生命時,我們會發現,苦難不僅僅是挑戰,更是成長與轉化的契機。它迫使我們重新檢視內心深處的價值,面對那些平日可能忽視的脆弱與盲點。

苦難同時也是打破自我防禦的重要時刻。它讓我們意識到,生命並不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。這種認識雖然令人不安,卻為我們打開了接受恩典的大門。當我們在痛楚中尋找意義時,我們不僅變得更加堅韌,也更能體會他人的掙扎,這使我們與世界的連結更加深刻。

在苦難中陪伴與牧養

牧養者需要明白,陪伴並不在於提供答案,而在於真實地與人同行。陪伴不是高高在上的施予,而是用自己的傷口與他人的傷痛產生共鳴。盧雲提醒我們,牧者需要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,從中找到力量,成為醫治他人的橋樑。

更重要的是,牧者需要幫助他人超越問題本身,引導他們從苦難中找到屬靈的價值與意義。牧養不是讓人避開苦難,而是與他們一同走過,見證上帝在破碎中的作為。

結語:以真誠與希望跨越苦難

當我們願意放下對苦難的既定看法,選擇用更大的視角看待生命時,我們會發現,苦難不僅是挑戰,更是一個成長的機會。它帶我們進入一段內在的旅程,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,也重新體會上帝的愛與恩典。

這是一條漫長的路,但也是一條值得行走的路。願我們在面對挑戰時,以愛與智慧陪伴身邊需要幫助的人,成為那份希望與溫暖的傳遞者。

觀看溫偉耀博士的「跨越苦難」錄音系列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znDDS9ZVgA

李傳道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