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

為何信徒需要學習倫理學?

在許多教會中,信徒普遍認為,只要熟讀聖經、學習正確的釋經方法,就足夠應對世界的道德挑戰。然而,這種理解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:聖經並非一本倫理學教科書,它並沒有為我們現代世界的所有道德困境提供明確答案。例如,基督徒應如何面對人工智能對勞工市場的影響?基因改造技術是否符合信仰?當社會制度不公義時,基督徒應如何行動?

這些問題不僅涉及經文的解釋,更需要一套成熟的倫理思維去分析和回應。這就是為何信徒不能僅止於讀經,而需要學習倫理學,讓我們能夠以信仰塑造道德判斷,在真實世界中作出合乎基督精神的選擇。


德性倫理:超越規條的道德視野

在倫理學的不同流派中,規則倫理(Rule Ethics)強調遵守固定的道德規條,例如「不可殺人」、「不可偷盜」等;結果倫理(Consequentialism)則衡量行動的結果來決定對錯,例如「這行為是否能帶來最大幸福?」然而,這兩者都有其限制:

1. 規則倫理的侷限:現實世界充滿模糊地帶,單靠規條無法應對。例如,說謊通常是不對的,但若在二戰時期,基督徒為了拯救猶太人而向納粹軍隊說謊,這仍然是不道德的嗎?

2. 結果倫理的風險:這種思維方式可能導致「目的合理化手段」,例如若能拯救100人,是否就能犧牲一個無辜者?

相較之下,德性倫理(Virtue Ethics)則強調「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」,而不只是「應該做什麼」。這種倫理觀植根於亞里士多德、奧古斯丁、阿奎那等思想家,並在當代由侯活士(Stanley Hauerwas)等人發展出更符合基督信仰的版本。


侯活士的基督教德性倫理

侯活士的基督教倫理學認為,基督徒的道德不應僅僅是「符合某些規條」,而是應該透過信仰群體的塑造,培養出「合乎基督形象的品格」。在《和平的國度》中,他強調:

1. 倫理是門徒訓練的實踐:道德成長不是靠個人努力,而是透過教會群體的塑造。基督徒在教會中透過敬拜、聖禮、彼此相愛的生活來培養德性(Virtues)。

2. 敘事塑造品格:基督徒的道德不是來自抽象原則,而是由聖經的故事來形塑。例如,當我們聆聽耶穌的比喻、默想祂的生平,我們的生命就會自然地被轉化。

3. 非暴力與愛的德性:基督徒倫理的核心不是法律與報應,而是基督的愛與和平。因此,非暴力(Non-violence)不僅是一種選擇,更是一種基督徒應該活出的品格。


羅秉祥的道德判斷方法

在《繁星與道德》中,羅秉祥提出道德判斷的幾個核心原則:

1. 辨識事實與道德價值:道德判斷不能僅靠直覺,而要分析所有相關事實,並且理解它們所涉及的價值。例如,在討論貧窮問題時,我們需要考慮經濟結構、政策影響,而不只是簡單地認為「懶惰導致貧窮」。

2. 道德抉擇是多層次的:不是所有決定都能簡單歸類為「對或錯」,有時候選擇之間有灰色地帶,需要權衡輕重。例如,在醫療倫理中,是否應該為一位無法自理的老人選擇安樂死?這涉及人的尊嚴、痛苦程度、家屬負擔等因素,不能簡單地用一條規則來決定。

3. 德性倫理與道德教育:我們的道德判斷不應該只是理性分析,而應該透過習慣的養成,使良善成為一種內在品格。例如,誠實不應該只是「遵守規則」,而應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。


倫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以信仰回應世界?

學習倫理學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在道德問題上「找答案」,更重要的是培養我們的道德想像力(Moral Imagination),讓我們可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活出信仰。舉例來說:

 職場倫理:如果你的公司要求你修改數據來欺騙客戶,你應該怎麼辦?僅僅說「聖經說不可撒謊」可能不足夠,因為還涉及團隊合作、職業道德、對上司的順服等問題。德性倫理讓我們思考:「作為基督的門徒,我該如何在這個情境中活出誠實?」

 社會公義:基督徒如何回應貧富懸殊?單靠「關心窮人」的教導可能不足夠,我們需要深入理解結構性貧窮的成因,並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
 科技倫理:基督徒應如何看待人工智慧、自動化對工作的影響?這不只是關於科技進步,而是關乎人性的尊嚴、社會責任等議題。


結語:倫理學是信仰成熟的關鍵

倫理學不應該被視為一門抽象的哲學,而是信仰的一部分。當我們面對世界的複雜挑戰時,聖經確實提供我們方向,但我們仍需要一套成熟的道德思維去應用這些教導。因此,我們應該積極學習基督教倫理,特別是德性倫理,讓我們的信仰不只是停留在「知道對錯」,而是成為一種「活出基督樣式」的生命方式。

如果基督徒希望更深刻地在世界中活出信仰,就不能只是「知道聖經的教導」,而是必須學會如何「思考」,如何在不同處境中作出合乎基督精神的選擇。而這正是倫理學能夠帶給我們的寶貴資源。

李傳道

#我也希望未來能在教會教授倫理學的科目。

但難處是,倫理學需要一些基本的邏輯思考根底。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