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個獨特的設計,而這設計並非偶然。
保羅的故事展示了,當神的呼召臨到,祂如何將我們的恩賜、心志、能力、性格和經歷(SHAPE)結合起來,讓我們的人生方向從迷失走向清晰,從自我中心轉向為祂的國度而活。
恩賜(S):教導與思維的強項
保羅的恩賜顯而易見。他是受過嚴格律法教育的法利賽人,對猶太律法的理解遠超常人(腓立比書3:5-6)。這份清晰的邏輯與深厚的學識,為他日後成為外邦人的使徒奠定了基礎。
然而,保羅起初的恩賜並未被正確使用。他以律法的熱心迫害基督徒(使徒行傳8:3)。直到大馬士革路上與復活的基督相遇後,他的恩賜才被徹底轉化,用於傳講福音與建立教會。他的書信成為新約的重要部分,至今仍教導並啟發著無數信徒。
心志(H):異象驅動的生命
保羅的心志是他生命被神改變的關鍵。他在大馬士革的經歷(使徒行傳9:1-19),讓他從一個迫害者變為福音的見證人。當耶穌向他顯現並說:「掃羅,掃羅!你為什麼逼迫我?」(使徒行傳9:4)時,他的生命被徹底翻轉。
這次相遇使保羅明白,他的熱心需要被導向正確的方向。他不再為律法的外表熱心而活,而是完全委身於基督 (彌賽亞)的使命:「我卻不以性命為念,也不看為寶貴,只要行完我的路程,完成主耶穌所託付的職事。」(使徒行傳20:24)
能力(A):跨文化的宣教才幹
保羅擁有卓越的能力,特別是跨文化溝通與傳福音的才幹。他出生於大數,熟悉希臘文化,並受過猶太律法教育,這讓他能夠自由穿梭於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。
他在宣教旅程中展現出極強的適應能力,無論是在猶太會堂辯論,還是在雅典的亞略巴古與希臘哲學家對話(使徒行傳17:16-34),他都能將福音用當地文化的語言表達,讓不同群體的人聽懂並接受。
性格(P):堅韌與愛的結合
保羅的性格中,既有堅韌,也有愛的柔軟。他在宣教旅程中經歷了多次鞭打、監禁與危險(哥林多後書11:23-27),但這些艱難並未讓他退縮,反而更加堅定他的使命感。
同時,他對信徒的關懷與牧養,展現了他的柔軟與愛心。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中寫道:「我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花費自己的所有,甚至捨己。」(哥林多後書12:15)這樣的性格,讓他成為教會中的屬靈父親,影響深遠。
經歷(E):從過去的錯誤到成長的資源
保羅的過去充滿矛盾與錯誤。他曾是基督徒的迫害者,目睹並參與司提反被石頭打死的過程(使徒行傳7:58)。但神將這段負面的經歷轉化為他的資源,使他對福音的憐憫與恩典有更深的體會。
他的過去並未成為他事奉的絆腳石,反而讓他更能體會神的憐憫,並成為傳講恩典的見證人。他在提摩太前書1:15-16中說:「基督耶穌降世,為要拯救罪人。在罪人中,我是個罪魁。然而我蒙了憐憫,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,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。」
保羅的 SHAPE 與我們的生命
保羅的生命清楚展示了,神如何將我們的 SHAPE 整合,並賦予我們一個異象與方向。每個人的 SHAPE 都是獨一無二的,神也同樣希望透過這些特質成就祂的計劃。
反思一下:
• 你的恩賜與能力如何被用於神的國度?
• 你的過去經歷是否被交託給神,成為祝福的工具?
• 你的心志是否與神的異象對齊,讓你看見祂對你的呼召?
結語:SHAPE 與使命的結合
保羅的一生,從律法熱心者到外邦人的使徒,是一段奇妙的旅程。他的故事提醒我們,神的呼召並不是改變我們的特質,而是使用我們的一切——恩賜、心志、能力、性格與經歷——來完成祂的計劃。
今天,無論你的 SHAPE 是什麼樣,神都能使用你。當你將生命完全交給祂,祂將帶領你走向屬於你的異象與使命,成為祂計劃中的重要一環。
李傳道
沒有留言 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