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

《打開內在的眼睛:從假我中醒來,活出被愛的生命》- 覺醒篇07

〈你為誰而活?〉從他人眼光中走出來

信徒如何不自覺地被他人的期望、評價與目光形塑身份與信仰,活在「應該」與「比較」的假我模式中? 
當信仰成為表演,而非關係,我們的靈命就會耗竭。 
門徒訓練的轉化,在於從人眼走向神面,學會活在祂的目光中。



一、你曾經為別人活過嗎?

請誠實回答這些問題:

  • 當你在小組中分享時,你是否會想像別人怎樣看你?

  • 當你在事奉中失誤,你第一反應會否是:「佢哋會點睇我?」

  • 當你不想承擔某項責任時,你是否最終還是說:「好吧,免得人失望。」

這些反應不代表你沒愛心,而是顯示你內心有一個「評審機制」,你活在觀眾席的目光中,而那個觀眾可能不是神,而是——人。
「我怕人點睇」這句話,從來不是情緒反應,而是深層的信念結構。

二、你可能不是為神而活,而是為「神以外的他們」而活

David Benner 指出:「我們的假我,會不斷向外尋求肯定與認可,因為它不確定自己的價值。」[1]

假我總是在建構一個讓人欣賞的版本:

  • 「我屬靈,所以唔可以太軟弱」

  • 「我要多參與,好讓人知道我有心」

  • 「我要講得有深度,免得人覺得我膚淺」

  • 「我服事唔可以有錯,否則人會覺得我唔夠恩膏」

這樣的生活,外表屬靈、內心焦慮

你不是為主而活,而是為「維持自我形象」的我而活。

三、這不是你的錯,而是你曾經被某種目光塑造

這種活在別人目光中的狀態,不是你軟弱,而是你可能:

  • 成長於高要求的家庭環境,錯誤=羞恥

  • 曾在教會中被人論斷、比較或排擠

  • 親身經歷被否定、被比較的羞辱記憶

我們學會了:「人點睇好重要。唔好比人睇到你軟弱。」

久而久之,假我就變成了一種「生存邏輯」。

但這樣的門徒,只會愈來愈疲累、愈來愈虛偽,因為你再不是為愛回應,而是為保護自己而活。

四、保羅的釋放之路:我不再為人眼光而活

保羅曾是最注重他人看法的宗教精英,直到他被基督的呼召打破。他說:

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、還是要得 神的心呢。我豈是討人的喜歡麼。若仍舊討人的喜歡、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。」(加1:10)

這不是傲慢,而是一種靈命自由的聲明

「我已經不屬於你們的評價,我屬於那位為我死而復活的主。」

真正的門徒訓練,不是教人「討人喜歡」,而是教人學會「只對一位主忠心」。

五、耶穌的生命,從來不是為討好群眾

耶穌常在人最多的時候,選擇離開;

在群眾要擁戴祂作王時,祂退去;

祂的話語常常令人不安、不明白,甚至被人離棄。

耶穌從來不是為滿足人的預期而來,而是為成全父的旨意而活。

祂的自由不是冷漠,而是因為祂的目光始終專注於父的眼睛。

Henri Nouwen 說:「唯有當我不再需要從人那裡獲得肯定時,我才真正自由去愛人。」[2]

六、你為誰而活,會決定你活成怎樣的人

如果你活在他人的目光中:

  • 你會表現出你知道別人想看的版本

  • 你會壓抑真我,活在角色裡

  • 你會愈來愈累,但不敢停

  • 你會失去與神的親密,因為你太在意人怎樣說你

但如果你活在神的面光中:

  • 你可以誠實說「我今日唔得」,神仍愛你

  • 你會開始看見:「唔係每個人都要接受你,你仍有價值」

  • 你可以忠心事奉,不用證明

  • 你會開始活出真我,坦然無懼

七、Being 的操練:從人眼走進神面

1. 默想加拉太書1:10:「我若討人的喜歡,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。」

每日讀三次,並問主:「我最近有無哪個行動,是出於討好而非回應祢?」

2. 「我怕邊個唔鍾意我?」筆記練習

寫下最近令你焦慮的對象,問自己:

  • 我是否太在意他的評價?

  • 如果他不滿意我,我是否仍然知道自己被神肯定?

3. 自我聲明練習

每天早上對自己說一次:

「我唔係為任何人形象而活,主,我願意單單為祢而活。」

八、Doing 的操練:在群體中活出不再表演的門徒文化

1. 小組分享主題:「我曾經為了人眼光做過的事」

讓組員誠實分享曾經的討好經歷,目標不是評價,而是釋放真實

2. 小組「去角色練習」

鼓勵大家說出:「我其實唔一定係……」的句子,如:

  • 「我唔一定係組內最穩定果個」

  • 「我唔一定係最屬靈果個」

  • 「我都可以軟弱、唔識答」

讓門徒彼此看見,真正的安全,不在角色,而在真誠。

3. 組內「身份禱告」

彼此按手為對方禱告,不是為表現祈禱,而是為身份祈禱:

「主,求祢叫佢知道,無論做成點,祢都鍾意佢。」

九、結語:你可以不再演,神已經在等真實的你

你不需要繼續活在別人眼中。你不需要維持某種屬靈形象才配事奉。你甚至不需要讓每個人都滿意。
你只需要知道:
「主,你愛我,不是因為我『做到』,而是因為我『是祢所愛的』。」
你為誰而活,決定你走向哪個靈命方向。
願你今日就走出人眼的轄制,進入神眼中的自由。

Antony傳道


📚 註腳


[1] David G. Benner, The Gift of Being Yourself, Ch.5, pp.78–89.

[2] Henri J. M. Nouwen, The Inner Voice of Love, Entry 23: “Don’t be Afraid to be Vulnerable.”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