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神同行的旅程:將真我活出於每日門徒生命中
走過前九篇,我們談過假我、信念、同溫層、防衛與誠實。但這一篇,我想放慢腳步,邀請你與我一起思考:如果「看見真我」只是起點,那麼,「與真我同行」才是更長的呼召。而這條路,不靠情緒高峰,也不靠靈性爆發,而是——節奏。日復一日的選擇、簡單卻真實的行動。
我們都問過自己這些問題:「我真的可以改變嗎?」 「我會不會又回到舊有反應?假我、討好、逃避、焦慮…會不會回來?」這些問題不是不信,而是誠實的掙扎。而誠實,是我們走進真實同行的起點。
一、你不是來「認識」真我,而是被邀請去「同行」
Henri Nouwen 說得非常貼切:「我們的轉化,不是一場爆炸性的悔改,而是一連串日復一日的選擇:選擇真實、選擇愛、選擇相信被愛。」[1]
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極為貼切。過去的我,很想一次就翻轉生命,一次靈修就與主靠近,一次祈禱就解開所有情結。但慢慢我發現,神更樂意我學會在日常裡,重複做出一個選擇:「主,我願意回來。」
真正的靈命成熟不是永不軟弱,而是越來越願意快快回家。
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極為貼切。過去的我,很想一次就翻轉生命,一次靈修就與主靠近,一次祈禱就解開所有情結。但慢慢我發現,神更樂意我學會在日常裡,重複做出一個選擇:「主,我願意回來。」
真正的靈命成熟不是永不軟弱,而是越來越願意快快回家。
二、你的靈命,不是一場戰役,而是一場旅程
我們常用「屬靈爭戰」形容內在掙扎,也有其道理。但若長期把靈命看作戰場,我們會不斷進入「輸贏/得失/努力/失敗」的二元邏輯裡。
其實,靈命更像是一場旅程。你仍會跌倒,但你學會如何起來; 你仍會假我上身,但你會更快察覺; 你仍會走遠,但你會記得祂仍在原地,輕聲呼喚:「你可以回來。」
David Benner 寫道:「真我不是終點,而是每天選擇回到的居所。」[2]
你不是要證明自己,而是要不斷記得——你是被愛的。
其實,靈命更像是一場旅程。你仍會跌倒,但你學會如何起來; 你仍會假我上身,但你會更快察覺; 你仍會走遠,但你會記得祂仍在原地,輕聲呼喚:「你可以回來。」
David Benner 寫道:「真我不是終點,而是每天選擇回到的居所。」[2]
你不是要證明自己,而是要不斷記得——你是被愛的。
三、從認識到實踐:門徒生命的十步節奏
讓我們快速回顧整個旅程:
篇次 | 主題 | 靈命焦點 |
---|---|---|
1 | 認識真我 | 拆解假我,回到 Being 的根源 |
2 | 信念覺察 | 看見內在信念如何影響門徒路徑 |
3 | 完美主義 | 擺脫表現焦慮,活出被愛身份 |
4 | 對錯框架 | 放下二元對錯,開展理解與對話 |
5 | 同溫層邏輯 | 拆解文化偏見,看見教會群體真貌 |
6 | 逃避模式 | 認出你在神面前的躲藏,選擇面對 |
7 | 他人眼光 | 從他人控制中出來,進入神的目光 |
8 | 看見他人 | 轉向共感與真實的關係建立 |
9 | 願意出來 | 從認知到回應,進入實際改變 |
10 | 與神同行 | 在節奏中實踐更新、活出真我 |
你走出來了,這是極大的恩典。現在,我想問你:你準備好走下去了嗎?
四、屬靈節奏:每日三個片段,與神重遇
不是每一天都要有突破,也不是每一天都要寫見證。真正的轉化,來自這三個「日常節奏點」:
☀️ 清晨|讓神的凝視命名你
「這是我所愛的兒子/女兒,我喜悅你。」(太3:17)
起床後,不急著拿手機或進入任務清單,只需靜靜呼吸,說一句:「主,我是被祢所愛的,我願從愛出發。」
🕓 正午|停下來,問:我在演哪個劇本?
忙碌中,若你感到疲倦、緊張、暴躁、比較——那可能是假我在掌控。這時,只需三分鐘,安靜下來,問自己:「剛才那反應,是出於自由,還是恐懼?」 接著說:「主,我回來了。」
🌙 夜晚|祝福今天的自己
睡前,不是檢討,而是回顧。「今天哪一刻,我是誠實的?」 不是做得最好的,而是最真誠的。 然後,說出感恩,為自己祝福:「主,我感謝祢,今天我雖不完全,但我選擇了真實。」
這些,不是屬靈責任表,而是——回家之路。
☀️ 清晨|讓神的凝視命名你
「這是我所愛的兒子/女兒,我喜悅你。」(太3:17)
起床後,不急著拿手機或進入任務清單,只需靜靜呼吸,說一句:「主,我是被祢所愛的,我願從愛出發。」
🕓 正午|停下來,問:我在演哪個劇本?
忙碌中,若你感到疲倦、緊張、暴躁、比較——那可能是假我在掌控。這時,只需三分鐘,安靜下來,問自己:「剛才那反應,是出於自由,還是恐懼?」 接著說:「主,我回來了。」
🌙 夜晚|祝福今天的自己
睡前,不是檢討,而是回顧。「今天哪一刻,我是誠實的?」 不是做得最好的,而是最真誠的。 然後,說出感恩,為自己祝福:「主,我感謝祢,今天我雖不完全,但我選擇了真實。」
這些,不是屬靈責任表,而是——回家之路。
五、讓Being成為你的日常基調
我想給你三個簡單又實際的操練,幫你把真我活進每週節奏裡:
每日早晨聲明
「我是被愛的,不需要靠表現來換取肯定。我今天的一切,從這個身份出發。」每週真我日記
每週找時間,寫下三個你活得真誠、不靠假我防衛的時刻。哪怕只是微小對話、坦誠一刻,也值得記下。每月靜修片段
一個月一次,保留半天與主安靜。問:「我本月最假的一刻是什麼?最真實的一刻又是什麼?」 在神面前,無需解釋,只需安住。
六、讓Doing釋放一種新的教會文化
轉化若只停留在個人經驗,教會文化不會被更新。我相信你可以成為一顆火種,推動教會更真誠、更自由。
從領袖開始的誠實分享
若你是導師/組長/牧者,不妨每月分享一次自己的掙扎與被主接納的片段,不是結論,而是真誠。2人門訓對話
建立「每週三句話同行法」:
這週我最假我的一刻;
我選擇了哪個Being的行動;
我想下週怎樣更真實地活出來。
語言更新文化
把「努力、果效、完美」慢慢轉化成「誠實、同行、身份、被愛」這類語彙,久而久之,語言會重塑文化。
七、結語:走出來只是開始,與祂同行才是召命
你已經選擇不再活在假我裡,這是一場恩典的甦醒。但主的心意,遠不止於此。祂說:
「孩子,不只是走出來, 我要你每日與我同行, 讓世界看見: 在我面光中,真我如何被愛,如何活出。」
你準備好了嗎?
讓我們,從這一刻起,走一條真實的路。
Antony傳道
—— 📚 註腳:
[1] Henri J. M. Nouwen,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, Epilogue.
[2] David G. Benner, The Gift of Being Yourself, Conclusion.
沒有留言 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