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

《活出神心意的家》第三課 - 耶穌如何重塑家庭

耶穌如何重塑家庭



一、引言:誰才算是家人?

家,往往是我們最親近、也最複雜的地方。

有些人覺得,家就是「血緣」;

有些人卻經歷過家庭的冷漠或破碎,心裡會問:我還有真正的家嗎?

在耶穌的時代,家庭被視為最核心的身份單位——它決定了你的安全感、社會地位,甚至信仰身份。正因如此,當耶穌提出「新的家庭觀」時,對當時的聽眾來說,是震撼甚至冒犯的。但也正因如此,祂的話語至今仍有力量,重新定義我們的關係。

二、經文釋經:耶穌的顛覆性教導

1. 「誰是我的弟兄?」(太 12:46–50)

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找祂,眾人以為祂會立即放下手邊的事。但祂卻指著門徒說:「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就是我的弟兄、姐妹和母親。」

這句話不是否定原生家庭,而是宣告一個更高的真理:順服神的人,才是真正的家人。

在猶太人以家族為榮的文化裡,這句話幾乎是打破傳統的界線。耶穌把「屬靈的順服」放在血緣之上,為我們開啟了新的家庭想像。

2. 馬大與馬利亞(路 10:38–42)

馬大忙著招待,馬利亞卻坐在耶穌腳前聆聽。耶穌沒有責備馬大,而是指出:馬利亞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。這段故事不是否認家庭責任,而是重新排序:家庭最重要的,不是表面的運作,而是是否以耶穌為中心。

三、文化與歷史的對比

在當時的猶太社會:

  • 家庭是社會的核心,失去家族就等於失去身份與保障。

  • 群體以父系、血緣為界線,宗教傳承也以「家」為起點。

耶穌的出現,帶來一種新群體:神的家

初期教會延續了這種「家」的想像:

  • 聚會常在信徒家中進行(徒 2:46,羅 16:5)。

  • 信徒彼此稱「弟兄姊妹」,跨越種族、社會、性別界限(加 3:28)。

  • 在羅馬帝國的眼中,這是顛覆性的——因為它建立了一個不靠血緣、不靠階級,而靠福音連結的群體。

四、今天的應用:讓家更大

  1. 重新看待家庭

    • 家,不只是血緣;教會群體同樣是家。

    • 那些沒有親人、或家庭破碎的人,在教會裡仍能找到歸屬。

  2. 以耶穌為中心

    • 馬利亞的選擇提醒我們:家裡最重要的,不是外表的秩序,而是裡面的焦點。

    • 你的家庭,是否以祂的話語和臨在為中心?

  3. 成為他人的家

    • 教會如何能讓單身、長者、移民、孤單的人,都感到「這裡是我的家」?

    • 當我們跨代同行、彼此接納,我們就把耶穌的新家庭活了出來。

五、反思問題

  1. 在你的生命中,誰成為了你的「屬靈家人」?

  2. 當耶穌說「遵行神旨意的人是我的家人」,這句話對你意味著什麼?

  3. 你的家庭或小組,怎樣可以更具體地成為別人的「屬靈之家」?

六、結語與禱告

耶穌沒有否定家庭,而是擴展了家庭,把「遵行神旨意」放在核心。祂邀請我們,不只是經營自己的小家,而是加入神更大的家。

禱告

「主耶穌,謝謝祢把我們從孤單中帶進祢的家。幫助我們學習像祢一樣,不再只看血緣的界線,而是看見神的旨意。願我們的家庭、願我們的教會,成為人找到歸屬的地方。奉主名求,阿們。」

Antony傳道


📚 參考書目

  • Carolyn Osiek & David L. Balch, Famil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World (Westminster John Knox, 1997).

  • Andreas J. Köstenberger & David W. Jones, God, Marriage, and Family (Crossway, 2010).

  • Craig S. Keener,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: New Testament (IVP, 1993).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