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當知識成為偶像:回到十字架的核心〉經文:哥林多前書 2:1–16
《在張力中被塑造》牧靈系列
一、保羅的提醒:不是高言大智,而是十字架
保羅拒絕迎合這種文化。他選擇放下哲學式的修辭,不以自我表現來贏得人心,而是以單純的福音為中心——「耶穌基督,並祂釘十字架」。因為生命的更新,不在於我們懂了多少,而在於我們遇見了誰。
二、追求知識的陷阱:當教會忘了中心
哥林多人的問題,不在於渴慕認識神,而是將「知識」錯置為信仰的核心。今天,許多教會也落入類似的處境:我們高舉「正確的釋經」和「完整的神學體系」,卻常忽略了會眾是否聽得明白,生命是否被觸動。
有時候,講壇滿溢著艱深的神學術語和語源分析,講得天花亂墜,卻與聽眾的生命距離遙遠。會眾聽了很久,卻於離開時依然不明白什麼是福音,也不曉得如何在日常中活出信仰。
我曾聽過一位神學院的釋經科老師這樣提醒神學生:「不要在講台上過度展示希臘文或希伯來文,因為這會讓平信徒以為聖經不是為他們而寫,或者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讀懂神的話。」講道的目的不是展示知識,而是讓人心被神的話語觸動。如果我們傳講聖經,只讓人覺得「自己不夠資格讀懂」,我們其實無意間在天國門口設下了門檻。
耶穌曾嚴厲責備法利賽人: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把天國的門關了,自己不進去,正要進去的人,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」(太23:13)。
當講壇被視為展現知識的舞台,而不是引領人走向基督的地方,神的家就會失去中心。天國本是敞開的,卻因人自我炫耀的演繹而被誤解、被擋住,讓許多人以為自己不配、或永遠進不去。
三、真正屬神的學者,讓人遇見基督
如果天國只能為那些懂得艱深神學、能逐字拆解原文的「學者型基督徒」預備,那麼歷世歷代,有多少沒有任何學識的人會被排拒在門外?事實是,福音從來不是只為「懂得多的人」預備,而是為那願意謙卑相信的人。
真正屬神的學者,不是用知識設立門檻(將自己高舉),而是先將神的話語嚐過、消化,然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人心明白、生命被觸動,悔改回轉。耶穌的教導就是最美的榜樣:祂熟悉聖經,卻沒有像法利賽人般,在百姓面前展現專業的希伯來文學養;祂用故事、比喻、日常生活的語言,讓人看見天國近了,並且邀請他們進入其中。
神學與釋經非常寶貴,但如果失去了基督與十字架,就會變成自我炫耀的工具。若講者只是想證明自己懂得比別人多,或用知識彰顯權威,而不是為了讓人遇見耶穌、經歷福音的更新,那麼無論講得多麼完整,仍然失去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。
四、屬靈智慧:靠聖靈啟示,而非自我炫耀
保羅指出,神的智慧是「隱藏的奧秘」(2:7),不是靠人的努力推論得出來的,而是「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」(2:10)。屬魂的人只憑理性、邏輯、情緒衡量一切,因此難以領會十字架的道;³ 屬靈的人則因聖靈內住,被賜下新的眼光與新的心,看見神更深的心意。
今天的教會若只倚靠技巧、策略和資源,就會落入與哥林多人相同的陷阱:用人的方式建造教會,卻缺乏聖靈的能力。保羅的提醒極其重要:我們可以預備最完整的課程、最精緻的神學、最專業的釋經,但若沒有聖靈,這些知識不會帶來生命的轉化,只會累積更大的距離感與壓力。
真正屬靈的智慧,不是炫耀「我懂多少」,而是被聖靈更新,以神的心腸看待自己、看待人,也看待教會。
五、今天的教會挑戰與操練
今天,北美華人教會的挑戰是雙重的:一方面,世界的聲量與效率文化逼使我們追求數字、策略和成果;另一方面,教會內部高舉「正確知識」與「神學體系」,卻往往缺乏讓人遇見基督的屬靈空間。
如果我們忘記了十字架,忘記了聖靈的工作,再多的知識也不會讓人更愛神。真正的操練,是讓知識降服於愛,讓講壇為基督的十字架開路,讓聖靈自由觸摸人的心。
六、反思問題
-
我是否曾以知識多寡衡量屬靈成熟?
-
我是否在講道、教導或牧養中,不知不覺把知識當作權威,而忽略了會眾或組員是否聽得明白?
-
在服事與決策中,我是否更多依靠方法與資源,而忽略聖靈的引導?
七、默想禱文
主啊,求祢赦免我們,當我們用人的智慧與知識取代祢的十字架,讓人覺得天國的門比祢原本設計的更狹窄。求祢光照我們,讓我們記得福音是為所有渴望祢的人預備的,而不是為少數懂得多的人。求祢讓我們的教會,講壇與小組,都成為讓人遇見祢的地方,而不是展示知識的舞台。願我們倚靠聖靈,不是靠自己;以愛為核心,而不是炫耀;讓每一個人都能被祢的話語吸引,進入祢榮耀的國度。阿們。
Antony傳道
補充:
以上文章的分享,均是我自身的靈修,聖靈對我作為牧人生命的深切提醒。
我也是追求釋經與神學講道的傳道人,因此深知深入認識經文的重要性。這篇文章並不是否定嚴謹的釋經講道,而是針對哥林多教會以及今日某些文化中,當知識被錯置,高於基督與十字架時,所帶來的危險。真正的釋經,應該幫助會眾遇見基督,而不是增加進入天國的門檻。
沒有留言 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