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7月2日星期三

《異象不是口號,計劃不是策略──釐清異象與年度計劃的關係》

 每逢年終年初,許多教會都會為來年訂立年度主題或計劃,例如「委身之年」、「同心事奉」、「復興之路」、「燃亮城市」等等。有時這些主題還會搭配口號標語、設計海報、安排講道系列與課程。這些安排本意良善,盼望凝聚方向、鼓勵參與,然而卻有領袖坦言:「我覺得這些年年更換的主題好像很空泛,不太清楚到底想做什麼。」

這樣的感受值得正視,但問題的根源,不在於「每年訂主題」這件事本身是否恰當,而在於我們是否混淆了「異象」與「年度計劃」在整體教會策略中的角色與層次。




一、異象不是口號,而是一種長遠的看見

「異象」(Vision)並非一年一變的目標或任務,而是對教會未來圖像的屬靈領受,是一幅來自上帝的圖畫,呼召我們一起走進。

它可以是:

  • 一個從神而來、放在領袖心中的夢想;
  • 一幅描繪未來群體榮美樣式的圖畫;
  • 一份渴望見證文化更新的願景;
  • 一個多年來深藏心中的屬靈呼聲。

因此,異象應具備以下特質:

  • 長遠而清晰:不是短期成果,而是對未來的召喚(如:「成為城市中的光」、「建立多代共融的門徒群體」);
  • 激發渴望與行動:不是單向告知「該做什麼」,而是讓人「想參與其中」;
  • 歷久常新、不隨潮流更動:異象是一份呼召,不是一句口號。

如果異象被簡化為「今年主題」或「每年都換的口號」,信徒就難以深入參與,久而久之也會覺得空洞,甚至覺得與自己無關。


二、年度計劃是異象的落實,不是凌駕取代異象

如果異象是我們要前往的目的地,那麼年度計劃就是我們當年要走多少里路、翻越哪些山丘、專注在哪些範疇。


年度主題與計劃的目的,是為了讓教會在邁向異象的旅程中,按部就班地實踐策略、檢視進度、修正方向。它必須與異象對齊,是異象的具體化表達,而不應該成為另起爐灶、方向模糊的獨立項目。


三、問題不在主題空泛,而在缺乏整合與承接

有領袖會說:「每年主題都換,沒一個記得住。」其實問題並不在於主題名稱是否吸引,而是每年主題與行動:

  • 缺乏與過去一年的承接與連貫;
  • 沒有與整體異象對齊,難以看出進程與邏輯;
  • 沒有釋放信徒的參與空間,只像行政安排的重新包裝。

這樣的設計,容易讓信徒覺得事不關己,視年度主題為形式,無法投入其中,也無法與教會的長遠方向接軌。


四、異象與計劃的健康關係應是這樣的:

  • 異象:固定不變,是教會未來的圖像(如:5年、10年藍圖)
  • 價值觀:塑造文化與方向,是異象的土壤與基調
  • 策略方向:異象實踐的路徑,可涵蓋門徒培育、關係建立、福音行動、事奉參與等面向
  • 年度計劃:根據當前現況,擇定最迫切與合適的焦點領域,作出推進與聚焦

異象就像是整體圖像,年度計劃就是逐年拼上的拼圖;異象是耕作方向,年度計劃則是當年該播什麼種子、施什麼肥料。


五、結語:異象需要持守,計劃需要整合

異象與年度計劃不是兩個彼此競爭的選項,而是一體兩面:前者是呼召,後者是回應。

關鍵從來不是「換不換主題」,而是:

  • 我們是否真的看見神給我們教會的異象?
  • 我們是否讓每一年的計劃,對準並承接異象的方向?
  • 我們是否讓信徒不只是聽到一句主題標語,而是願意與教會一起同行在這條屬靈旅程上?

當異象被持守、計劃被整合,信徒就不會只聽到一個口號,而是能看見整體圖像、體會其中的心意,並與教會一同走進神為我們預備的旅程。

Antony傳道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