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inige Punkte gilt es zu beachten Brazilian Studio

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

《在張力中被塑造》—〈哥林多前書〉牧靈反思系列:第四篇-〈根基若錯,一切枉然〉

〈根基若錯,一切枉然〉經文:哥林多前書 3:1–23

《在張力中被塑造》牧靈系列

一、屬靈嬰孩的困境(3:1–4)

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語氣嚴肅:「弟兄們,我從前對你們說話,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,只得當作屬肉體、在基督裡為嬰孩的。」

他們熱心事奉,爭論神學,甚至分門結黨——卻仍停留在初階。

保羅的擔憂是:他們自以為屬靈,卻仍然活在屬肉體的邏輯裡。

今天,我們的教會也有同樣的張力:活動越來越多、架構越來越完善、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,但屬靈成熟卻沒有隨之增長。我們忙著策劃、開會、比較成果,卻很少停下來問:

  • 我和基督的關係是否更真實?

  • 我是否更愛弟兄姊妹?

  • 我們教會的焦點是否仍以基督為首?

二、忙碌與深度的錯位

哥林多教會的問題之一,是追求表面熱心,卻缺乏內在深度。

今天,我們同樣容易掉入「忙碌等於成長」的陷阱。我們安排滿滿的活動、課程、退修會,甚至退修會本應是安靜與更新的時刻,卻常變成「屬靈進修課程」,講座、操練、密集訓練,完成了很多事,卻未必讓參與者更親近神。

有時,我們甚至知道需要追求 內在生命(Being)的深度,卻仍然用 成果導向(Doing)的思維去完成屬靈操練:

我們把「安靜」當成任務清單的一項,把「更新」當作一個可以交差的成果,甚至期待屬靈成長像工廠一樣,只要投入足夠的活動與課程,就能自動產出結果。然而,這樣的方式,只會讓我們累積更多「屬靈履歷表」,卻沒有更多空間與神、與自己真實相遇。

保羅提醒哥林多人,也提醒今天的教會:屬靈成熟不是靠完成更多,而是靠被基督塑造。

三、當教會被架構與事工掩埋(3:5–15)

保羅說:「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,就是耶穌基督,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。」

當教會偏離基督,問題不只在於活動過多,更在於整體結構過於複雜,讓我們失去了耶穌最在乎的事情。

北美的教會擁有完善制度、成熟架構、龐大資源,但我們必須誠實問自己:我們建造的,是教會,還是體制?

我曾在某場合的對話,聽到一位領袖半開玩笑說:「要不要用希臘文來交談?」當時大家笑了,但我心裡隱隱發酸。這句話折射出一種隱性氛圍:我們過度看重技巧、專業與知識的展現,彷彿懂得希臘文,就代表屬靈成熟;懂得更多神學名詞/經文,就更接近神。

然而,耶穌從未要求我們憑知識技巧進入天國,也不是靠資源、策略或制度建造教會。祂呼召我們成為一群被十字架塑造的人,彼此相愛,與神連結,進入世界。

當焦點錯置時,我們就會被架構、會議、流程吞沒,而忘了耶穌最看重的事:

  • 與天父建立親密關係

  • 與彼此建立真誠連結

  • 回應大使命,觸摸人群

  • 關心社會與弱勢

我們或許建造了一個「高效率的系統」,卻錯過了「基督的心意」。

四、教會屬於神,不屬於人(3:16–23)

保羅提醒我們:「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,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?」

教會不是任何領袖、部門、語堂或策略的產物,而是神的居所。因此,教會建造的目標不是「做更多」,而是「被基督更多塑造」;不是「讓體制更完善」,而是「讓神的靈自由掌權」。失去這個核心,我們可能擁有一切「做得很好的教會」,卻失落「活出基督的群體」。

五、牧養邀請:回到生命的根基

今天,我們需要放慢腳步,誠實問自己:

  • 我們忙於事工,是否更像基督?

  • 我們活動滿檔,生命是否被塑造?

  • 我們架構完善,但信徒是否更愛神、更愛人?

  • 我們計劃周全,是否錯過了神的心意?

真正的教會建造,不在於做得更多,而在於回到基督裡,讓聖靈在我們中間動工。基督是唯一的根基。離開祂,一切努力都將化為徒然。

六、實踐回到基督裡:兩個操練

我們都知道要「回到基督裡」,但在事工繁忙、架構複雜的現實中,這需要刻意選擇與操練:

1. 預留「與主相會」的空間

  • 每週刻意安排一段沒有會議、沒有事工的時間,單單停下來與主相遇:默想經文、安靜禱告、整理生命。

  • 這不是完成任務,而是調整焦點,讓基督的話語再次居首位。

「你們要休息,要知道我是神。」(詩46:10)

2. 重新檢視「做」與「活」的優先次序

  • 在每次策劃活動或事工時,先問一句:「這是否幫助我們更像基督?」

  • 有時,教人醒減少活動,反而能騰出更多內在生命(Being)的空間,讓信徒在神面前被更新,也能細心思想自己的信仰、與神的關係,留意身邊有誰需要被關心。

  • 或許,我們也需要重新厘清:我們教會的目標究竟是什麼?是人數、聲量與果效?還是更認識、更像、更活出基督的生命素質?(這與只談論對錯道德的宗教信仰,絕對是兩回事。)

七、反思問題

  1. 我的信仰,是被成果導向(Doing)推動,還是被內在生命(Being)塑造?

  2. 我如何在忙碌中預留空間,真實與神相遇?

  3. 在教會的活動與計劃裡,我是否優先考慮「更像基督」?

八、默想禱文

主啊,祢呼召我們,不是要建造更複雜的體制,而是邀請我們與祢、與彼此、與世界連結。

求祢幫助我們放下倚靠人的方法與資源,重新以基督為生命的中心。教我們停下腳步,預留與祢相遇的空間,讓祢的靈更新我們,使我們的教會被建造,成為彰顯祢榮耀的群體。

阿們。

Antony傳道

註腳:

  1. Craig S. Keener,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: New Testament, p.457–459.

  2. Gordon D. Fee,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(NICNT), p.103–110.

沒有留言 :

發佈留言